藝術贊助-當代藝術館

MoCA Taipei 台北當代藝術館

台灣愛普生長期以投影科技支持MoCA台北當代藝術館的展出,成為指定投影機合作品牌,讓錄像成為新媒體的媒介,2024年度總計支持5位藝術家團隊,吸引參觀人次125,195人,出借投影設備贊助「BETA+」 、「熱影像」,以及「No Language」三項展出活動。

 

「BETA+」此展探討人們在追求資訊和新穎事物過程中的短暫性和有效性問題。本次展覽匯集來自蒙古、法國、新加坡和台灣藝術家與團隊,他們透過探索動態和即時的空間經驗,對應且展現了其對於當代空間、環境以及視覺文化的多重面向和挑戰。不同於靜態的展覽呈現,「BETA+」展現出藝術家的「即時性」創作過程,使作品在展覽空間中不斷被構建和重組,為觀眾提供一種獨特且短暫的歷時性體驗。

「Beta+」&「熱影像」鄧雯馨《數位藻礁》
「Beta+」&「熱影像」鄧雯馨《數位藻礁》
「Beta+」&「熱影像」楊子強《墊子傳輸門之貳號專案朱銘 2024》
「Beta+」&「熱影像」楊子強《墊子傳輸門之貳號專案朱銘 2024》

「熱影像」以網路作為理解影像作品的框架,探討穿梭於訊息與影像、物質與虛擬、虛構與真實間轉換的影像意義,如何分別對應個人或集體的記憶、身分認同、網路文化、地緣政治與數位資本主義等命題,揭示現代技術如何形塑人們的慾望,以及影像治理技術對於人類感知的異化作用。

「No Language」是針對藝術家如何在物質中追求精神性、在詮釋中追求啟發性,以及在現實中追求超越性的身影進行折射。這個展覽是當前台灣中生代與新生代創作者,在超越議題批判以及智識門檻的過程中,試圖創造共鳴的成就,也是相對於永無止境田調的填充內容更為謙遜的洞見,他們在語言系統裡成為他者,在與現實切近與疏遠的過程中編織著遠方,遠方永遠是抽象的,抽象的極致會迎來純粹,而純粹則會為普遍性帶來契機。

No Language 陳萬仁 《這不是一個幌子》
No Language 陳萬仁 《這不是一個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