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愛普生致力於永續發展,透過重大主題分析及管理,以因應未來營運的衝擊及影響。2023年度,面對國際永續趨勢、國內法規及國際相關準則,包含GRI、SASB、SDGs等,結合AA1000原則中包容性、重大性、回應性、衝擊性四大原則,蒐集並調整永續議題。
自2023年起,台灣愛普生每兩年定期執行一次重大主題分析,上一次分析於2019年執行、最近一次已於2023年完成,以動態反映營運環境變化與利害關係人之期望,持續強化永續治理與資訊揭露的完整性與透明度。
重大主題
重大主題鑑別流程

STEP1 盤點組織脈絡
1. 確立溝通對象
經由鑑別確立 7 類利害關係人:代理商 / 經銷商、供應商、社區、非營利組織、員工(含公司主管)、終端顧客、媒體。
2. 鑑別永續議題
藉由外部專家協助及內部討論,並遵循全球國際標竿準則與規範(GRI、SASB、SDGs、TCFD), 由永續小組鑑別出公司治理、環境、人群等三大類型「實際」及「潛在」的衝擊,並彙整出 17 項永續議題。
STEP2 評估議題並鑑別正負面衝擊程度
3. 評估議題
發布重大主題問卷調查,以確保台灣愛普生在環境、人群與公司治理相關績效與管理方針符合各利害關係人的期待。回收有效問卷高層主管 10 份,利害關係人 45 份。
4. 鑑別衝擊 / 發生可能性
針對各議題的「衝擊程度」及「發生可能性」設計衝擊鑑別調查問卷,調查相關風險對公司營運產生的衝擊與影響。
STEP3 評估-營運正負面衝擊程度
5. 顯著性鑑別
依照步驟二計算「衝擊程度」及「發生可能性」的結果,繪製永續議題之正負面衝擊矩陣圖,鑑別各議題的衝擊顯著程度後加以排序。
6. 確立重大主題
依據 GRI 的報導要求,揭露經分析及公司主管確認之 9 項重大主題。台灣愛普生 2023 年度 9 項重大主題為:法令遵循與誠信經營、人才發展與訓練、人才招募與留任、經營績效、氣候變遷、職業健康安全、顧客關係維護、資安管理、永續供應鏈管理。
STEP4 檢視及審核
7. 目標擬定與評估
永續發展委員會召開會議進行檢視與審核,以確保在公司治理、人群與環境等永續執行規劃與績效。並依此向董事會報告,確定各利害關係人溝通情形。對於不足之處,持續檢討改善,進而成為各部門管理績效。
議題衝擊鑑別調查結果
台灣愛普生針對利害關係人和部門主管發放衝擊鑑別調查問卷的結果,評估公司治理( 共計 6 項議題 )、環境( 共計 6 項議題 )、人群( 包含人權 )( 共計 5 項議題 )三面向對利害關係人的影響程度及發生可能性。

年度重大主題分析結果
評分分數將各利害關係人的回饋意見做整體性的計算,並將發生機率與正負面衝擊程度之評分相乘結果,排序前9項做為重大主題,並於今年度由部門主管針對ESG 重大議題進行年度檢視,有鑑於內部營運策略仍聚焦相同領域,且外部環境未發生重大變化,台灣愛普生重大主題之重要性及排序未受到顯著影響,且議題皆具長期性,需要持續透過行動展現落實成果,故重大主題列表與2023年度保持一致,未有變動;
分別為:法令遵循與誠信經營、人才發展與訓練、人才招募與留任、經營績效、氣候變遷、職業健康安全、顧客關係維護、資安管理、永續供應鏈管理。
重大主題

重大主題衝擊分析
台灣愛普生透過利害關係人調查結果、衝擊顯著性評估等流程,鑑別出重大主題,評估這些重大主題對價值鏈帶來的影響,並針對議題中的正負面衝擊,擬定預防、減緩及與處理的管理方針
重大主題列表

